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ISSN 1672-2698

 CN 37-1410/Z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主编:官海滨

刊期:双月刊

创刊年:1988年

编辑出版发行:《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思想政治工作

  • “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态势与未来展望

    解恒岩;巩正;李莹;

    “人工智能+”行动的实施加速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数智化转型。基于对2018—2024年中国知网收录的有关研究文献的分析,以及对文献发文量、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演进态势与前沿热点的分析,“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需要着力围绕机制准入、风险管控和实证调查进一步展开。

    2025年03期 v.38;No.161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科学家精神教育系统的构建和应用——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李敏;张建军;

    科学家精神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石。培养科学家精神,需要厘清涵盖筑基、驱动、支持和调适的逻辑线索,构建专门的教育生态系统,并促进不同模块的深度协同与持续进化。推进科学家精神教育生态系统的应用实践,应当着眼于子系统的相互交叉和彼此推进,通过量化目标、融合模块和优化评价切实提升教育的效果。

    2025年03期 v.38;No.161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职业教育研究

  •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内涵特征、探索历程与路径选择

    王生;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在新发展阶段增强适应性的重要举措,是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高质量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层次教育需求,有利于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从教育实践来看,本科职业教育必须坚持类型定位,在完善制度体系、动态适配专业、深化“三教”改革、加快数字化转型以及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等方面持续发力,强化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协同发展,提高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025年03期 v.38;No.161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职普融通视域下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特征与路径

    张丽桃;

    职普融通视域下,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深化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必然举措,也是适应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应然选择,更是塑造高端化产业竞争优势的战略之举。基于职普融通政策,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办学形式丰富性、学位设置多样性、专业建设客观性的多元化本质特征。立足职普融通发展走向,职业本科院校应革新多元协同机制,建设职业本科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健全质量保障体系,明确职业本科教育类型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职业本科教育育人生态体系,推动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期 v.38;No.161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教育强国背景下青岛市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高桥;闫格宁;张淑卿;胡鑫;

    在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对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青岛市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质量和产教融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在院校数量、层次结构、资源分布及专业布局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推动青岛市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存量提质”替代传统规模扩张,系统构建多维度创新发展路径体系,包括扩容提质、层次贯通、培优扶强、专业适配、政策赋能等,为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与工业互联网之都提供人才与创新动能。

    2025年03期 v.38;No.161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教育强国背景下思政课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逻辑、素养与进路

    陈德伟;

    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价值引领、情感滋养、能力驱动和价值转化,教育家精神可以多向赋能思政课教师的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主体,思政课教师应当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切实增强贯彻落实教育家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025年03期 v.38;No.161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教育家精神赋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理、挑战与进路

    邹明宇;丁志健;

    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教育家精神以精神坐标明确价值导向,以德技双馨重塑职业内涵,以产教融合提升竞争实力,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注入思想引领力与实践驱动力。当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教师来源单一化、激励评价机制滞后、产教协同生态薄弱等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应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教师理想信念,拓宽政校企协同引才渠道,厚植技术报国使命,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双师型”教师从技能传授者向育人共同体转型,为职业教育现代化提供可持续的人才支撑。

    2025年03期 v.38;No.161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师资共享视域下高职教育与老年教育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研究

    丁伯送;潘文杰;

    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当下,高职教育与老年教育师资共享模式中的教师信息素养问题备受关注。研究表明,两类教育教师群体存在代际认知差异、跨学科需求分化及教学模式转换障碍。鉴于高职教育和老年教育存在目标契合、技术应用场景相似及师资能力互补等,可以通过构建激励机制、定制分层培训课程、搭建交流平台等创新路径,形成动态提升机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框架,助力我国高职教育与老年教育协同发展。

    2025年03期 v.38;No.161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字化实训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李玉龙;王丽新;

    高职数字化实训课程建设以数字理念、技术和智能产品装备实训课堂,进一步来促进职业教育的“三个对接”,加快构建数字化职教新生态,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建构数字化实训课程,要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入手,推进模块化、项目式课程建设,锚定课程目标、解析课程元素、发掘课程资源,妥善衔接专业理论与岗位实践。高职院校要通过优选课程项目、规范课程流程、完善保障机制等方式持续优化实训课程,全面推进数字时代高职幼师生学习方式的嬗变。

    2025年03期 v.38;No.161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院校智慧资助的逻辑理路与发展进路

    宋晓周;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发展智慧资助,旨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职业教育现代化对资助育人的现实要求。为此,高职院校可以基于政策体系和技术驱动,创新智慧资助模式,推动需求精准化、过程科学化和发展协同化,实现数字技术工具理性与学生资助价值理性的深度融合。

    2025年03期 v.38;No.161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劳动与创造

  • 新时代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路径探究

    房丽华;

    新时代强国建设需要加快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迫切需要人才支撑。高校应充分发挥培养创新人才的龙头作用,通过增强思政引领力,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实施青年科技创新素质提升行动,营造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新局面,为强国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人才支撑。

    2025年03期 v.38;No.161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乡村振兴

  • 职业教育精准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内在逻辑、价值意蕴及推进路径

    张安强;

    从历史、政策、理论和实践四个维度来看,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具有坚实的价值基础,能够促进乡村人才的教育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和技能认同。推动职业教育精准赋能乡村人才振兴,应当围绕布局精准、师资精准、目标精准及举措精准,让乡村人才培养途径更合理、基础更扎实、方向更适配、手段更有力,为乡村人才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2025年03期 v.38;No.161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种养型庭院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李帅;

    在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实施背景下,庭院经济发展迎来新机遇。庭院经济的模式和类型具有多样性,其中以庭院种植和养殖为主的种养型庭院经济最具基础性。庭院种养是发展种养型庭院经济的前提,我国在这方面具备空间、社会、生产和政策等优势条件。但是由于产销信息匹配差、自给导向挤出市场需求以及高度分散化生产经营等问题导致出现“有产难销”的困境,阻碍了庭院种养蝶变为种养型庭院经济。对此,应从构建熟人市场、强化党建引领、增强数字赋能等方面打通销售渠道推动种养型庭院经济发展,进而助推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实现。

    2025年03期 v.38;No.161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文化“两创”

  • “两个结合”视域下大运河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

    李媛媛;

    大运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个结合”视域下,将大运河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助于提升文化自觉,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大运河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着眼于教学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平衡,突出守正创新与科技赋能,系统挖掘教学内容,持续加强课程建设,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有效开展实践教学,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

    2025年03期 v.38;No.161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2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字墨影》墓志文字考辨三题

    李佳蔚;何山;

    墓志文献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对其文字的释读质量直接影响材料的学术价值。《文字墨影》极具研究价值,其中的误释缺释亟待系统校理。综合运用俗字形体分析、碑志文体互证、典故语义溯源等方法,分疑难字、形近字及残泐字三类进行考辨,不仅能还原墓志文本原貌,更可使考辨对象回归原本的字际字词对应关系。相关成果既可为进一步利用和研究新墓志材料提供参考,又可为汉语汉字研究提供可靠的语料和字料支撑。

    2025年03期 v.38;No.161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社会观察

  • 极端“饭圈文化”消解青年精神生活的深层机理及其规制之道

    陈宇飞;

    近几年,极端“饭圈文化”的弥漫扩散正日渐对青年群体的精神生活起到了消极影响。极端“饭圈文化”作为资本逻辑与数字技术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文化异化现象,展现出资本逻辑的操控、技术拟像的塑造以及偶像崇拜的过度引导等特点,其实质是传统粉丝社群发生异化后所形成的一种非理性亚文化形态。借助话语体系的控制、符号景观的渗透以及价值图腾的替换这三种机制,极端“饭圈文化”致使青年群体的心理秩序出现混乱、文化生活趋于僵化、信仰追求偏离正确方向。为有效抵御极端“饭圈文化”对青年精神生活的价值解构,需从多个维度进行系统性矫治。

    2025年03期 v.38;No.161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